榆林网(塞上明珠网)

米脂:聚组织之力 筑振兴之基

榆林日报 2023-01-20 11:50

山地苹果喜获丰收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民法典宣传进社区“双报到”服务举办“红歌赛”

2022年,米脂县围绕“赓续红色血脉,全域推进黄土高原生态治理”,聚焦红色铸魂,传承红色基因,夯实基层基础,助力绿色发展。基层党建的强力推进、选贤任能的有序开展、教育培训的忙碌身影、才聚米脂的声声号角,每一篇、每一页都斗志昂扬、精彩纷呈,在奋力谱写米脂高质量发展征程中留下了一串串生动足迹。

加强教育培训 激发干事活力

近日,米脂县委组织部干部职工共同参观了中共米脂县党史馆,一段段珍贵的文字,一幅幅老照片,生动形象地勾勒了发生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认真观看,感受颇多。“这是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和党史教育课,从中感悟到红色教育的时代内涵。在下一步工作中,米脂将继续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好用好身边的红色资源,汲取精神力量、赓续红色血脉,持续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米脂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郭宗东表示,米脂县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形成以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为主体的“四色教育”,构建了干部教育工作新格局。

红色教育,立根固魂。近年来,米脂县深入挖掘县域红色资源,打造10个“红色示范村”,建立县镇两级“10+10”党性教育基地,连续3年举办纪念“十二月会议”周年系列活动,新建米脂党史馆,投资约2.46亿元,启动杨家沟红色文化科技产业园项目,完善实训设施、丰富教育内容,引导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绿色教育,助推发展。高西沟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米脂县持续挖掘高西沟精神,复制高西沟模式,成立高西沟经验宣讲报告团,建成首批29个生态治理样板村,形成以高西沟、柳家洼为代表的山水相连、景田一体乡村旅游示范村,以马家沟、申家沟为代表的米脂小米、苹果特色产业示范村,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崇尚实干、引领乡村振兴的本领,全面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米脂开花结果。

金色教育,提升服务。米脂县牢牢把握“人才引领乡村振兴”这个关键,建立陕西青创联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米脂县植保植检站、高西沟高素质农村实训基地三大人才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充分利用市县专家人才、“银州工匠”和致富带头人等深入基层一线,通过“送技下乡”等方式,培训群众5000余人次,不断释放榜样效应,持续为农民致富“传经送宝”。同时,邀请中国好人、全国劳模、三八红旗手等先进模范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训,有力推进基层治理,用身边榜样教育党员干部。

橙色教育,警钟长鸣。米脂县大力弘扬“赶考”精神,打造李自成行宫等4个省市县三级党风廉政和全面从严治党教育基地,先后组织1890余名党员干部分批次集中参观学习,切实为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树立高线、划出红线。

“今后,米脂县将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教育与培养并进,坚持“三年结构、五年梯队、十年储备”的干部培养长远目标,努力锻造一支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米脂高质量发展。”米脂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吕明韬表示。

夯实基层基础 建强战斗堡垒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夯实党执政大厦的根基。2022年,米脂县树立狠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米脂县开展了“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活动,大力优化党建阵地升级服务体系、脱贫成果巩固等“十大提升行动”,坚持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深入推动基层基本组织、基本队伍等五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全面组织实施10个“红色示范村”和29个“生态样板村”党建示范工程,实现基层组织全面过硬,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建立基层党建工作点评制度,加大评优表彰力度,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党内关怀制度,加大对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的关怀帮扶力度。

抓党建促城市治理。以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为目标,米脂县创建了城市党建工作“1366”管理服务新格局,抓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个”核心,建强社区干部、在职党员、志愿服务“三支”队伍,实行政策的宣传员、致富的引路员、民意的反馈员、矛盾的调解员、民风的示范员、群众的服务员“六员”管理,打造数字促基层治理平台、社区“党员客厅”、便民服务“贴心家园”、社区“互助中心”、社区“安心港湾”、社区“文化驿站”六大服务平台,打破行业、条块、块、层级、单位和系统之间阻隔,推动城市各领域党建共建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城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提升。

抓党建促为民服务。该县不断强化为民服务理念,注重创建“党建特色品牌”。全面落实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着重破解党务和业务“两张皮”现象,通过“支部大优化、党员大培训、制度大规范”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结合红色文化进课堂活动,开展学校党建+立德树人服务行动,让党员教师成为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爱戴的“四有”好教师;深化“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好公立医院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应建尽建,小组建在科室,阵地建在全院,确保党组织全面覆盖。

抓党建促经济发展。该县把抓党建与抓发展有机结合,做好红色文化旅游、绿色生态发展产业联动,重点项目、民生工程支撑驱动,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指导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建强基层组织,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振兴实体经济;引导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积极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承担社会责任,彰显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担当。

创新体制机制 集聚优秀人才

多年前,米脂县22名志同道合的返乡创业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注册成立了一家集智慧农业、有机种植、收购加工、包装策划、品牌打造、网络营销为一体的民营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司——陕西青创联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新业态新零售模式,在创业创新沃土上落地生根。

公司自创立以来,就把服务乡村、振兴乡村作为初心使命,并依托自身优势,拓展渠道、“引育”结合,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同时,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农业高端院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采取柔性引进、聘任兼职等方式,引进5名高层次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指导。通过人才引进及“创业帮扶”,公司成功孵化5名大学生完成创业,成为米脂电商助力乡村振兴队伍中的有力成员。

“在未来,青创联盟公司将围绕‘企业引领、人才助力、富农强业’的发展目标,建强乡村振兴企业助力人才队伍,实施百村参与、千户种植、万亩基地、亿元产值的‘百千万亿’工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全力帮助群众致富增收。”该公司总经理张雄彪表示。

米脂县围绕红色资源挖掘、乡村振兴、文化复兴等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生态旅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发展,全面落实人才工作的政策优势,确保人才引进来、留下来、用起来。该县积极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做好“引凤回巢”工程,聚焦解决紧缺和急需人才引进难的问题,进一步落实《米脂县特需人才引进暂行办法》,通过举办“校园专场招聘会”,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提高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引进成功率,借助亲情联络、乡情纽带、政策扶持、资源开放、事业发展、环境优化、社会拉动等多种措施,鼓励引进米脂籍或在外人才回乡创业。

同时,注重培养本土人才,加强校县合作,打造“米脂婆姨”职业技能培训品牌,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大对农村致富能手、土专家等农村适用人才,以及教育医疗、养殖种植、招商引资、非遗传承等行业能手的挖掘培养,举办实用技能、米贴画、剪纸等专题培训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扬州挂职锻炼,做好市管专家、县级拔尖人才的学习交流,推动优秀人才到基层一线开展服务,在一线发挥作用。此外,通过开展优秀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征集宣传人才创新案例,制作人才风采专题片,不断营造重视人才、关爱人才的舆论氛围,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

记者 马露露 任惠 通讯员 张耀龙 罗睿(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榆林网(塞上明珠网) Copyright@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