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风肃纪不停歇 清廉榆林谱新篇——全市正风肃纪反腐一年综述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
“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发出新征程上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动员令。
2022年也是榆林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极不容易的一年。市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提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选举产生新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这一年,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自觉把纪检监察工作放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工作大局中谋划推进,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做深做实政治监督——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在2022年召开的23次市纪委常委会上,“第一议题”都是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部署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
市纪委监委聚焦“国之大者”,强化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政治监督,聚焦“三新一高”、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粮食安全责任制、防止二次沙化等重大部署落实情况精准监督,集中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等专项整治,跟进监督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要素保障、招标投标、资金管理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坚守政治定位开展巡察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我市落地落实。
政治上的坚定,体现在高质量履职。
为服务保障榆林“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全市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紧盯“放管服”改革、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等落实情况,强化政治监督,一个个项目现场督导,一个个问题就地解决。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巩衔工作“四个不摘”和乡村振兴政策措施落实、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的监督,从田间地头到农家炕头,纪检监察干部们凭着一副铁脚板和一颗赤诚心,倾听群众心声,督促问题整改,让好政策化作群众脸上的笑、幸福日子的甜。
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中,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靠前监督、一线督导,既当“监督员”,又当“战斗员”,在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展现担当作为。
山水万程、步履不停。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敷衍塞责、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等问题,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1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1人,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坚定性自觉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纪检监察工作就在身边
“社区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不到10分钟就帮我办好了手续,太方便了。”2022年8月,子洲县颐和社区搬迁群众王霞发现,缴纳养老保险不用像以前一样,翻山越岭,跑回20公里外的户籍地办了。原来,为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回原籍办事难、“两头跑”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人社局、民政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大中型社区设立专人专职办事窗口,让搬迁群众享受社保、养老、民政救助等各类审批事项“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
群众关心的就是纪检监察工作关注的。2022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开展重点民生领域专项整治,持续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发放、不动产办证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市纪委监委扎实开展乡村振兴专项监督,完善村务监督机制,推动纪检监察力量下沉到村,重点加强对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监督,实现对村“两委”成员监督监察全覆盖;
——绥德县纪委监委紧盯“落实、服务”两条主线,整合县内工作落实机制,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了绥德县干部作风建设智慧监督平台,依托统筹资源、聚拢力量,查作风、抓落实,让群众的诉求得到及时响应、快速解决;
——佳县纪委监委对医疗、住房、停车收费、教育、生态环保、社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政务服务等9个领域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使专项整治的“整”精准聚焦群众的“需”,解决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
......
或从细节着手,或以科技加持,一系列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的实际行动,让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烦心事少了,满足感多了,幸福感强了。
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2022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253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738人,移送检察机关37人。这组沉甸甸的数字,既凸显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形势任务,更彰显了我市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鲜明态度和坚实行动。
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
这一年,在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下,“不敢腐”的惩治震慑不断强化。
——严肃查处了市公路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马润前,靖边县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刘波等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
——深入开展反腐败协调工作,全市7名外逃人员全部追回;
......
这一年,抓实以案促改促治,督促完善制度机制,“不能腐”的制度约束持续增强。
市纪委监委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制定《榆林市纪委监委机关日常监督重点工作清单》,推动“四项监督”有效贯通衔接。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关与审计机关定期会商、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5项机制。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开展以案促改工作,以案促建、以案促治。通过科学配置权力,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推动形成不断完备的制度体系、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让党员、干部因制度而“不能”。
这一年,崇廉尚德氛围日趋浓厚,“不想腐”的思想自觉不断提升。
2022年末,榆林市纪委监委用活典型案件资源,组织拍摄了马润前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警示教育片。片中,因严重违纪违法受到查处的市公路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马润前在忏悔书上悔恨地写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两句话就可以帮自己挣到这么多钱……”,震撼了不少人。许多党员干部观看后纷纷感慨,要以反面典型为镜鉴,不做“案中事”、不成“案中人”。
典型案例让人警醒,清廉文化沁人心田。市纪委监委牵头成立清廉榆林建设工作专班,确定2022年至2023年清廉建设131项重点工作任务,项目化推进清廉榆林建设。先后拍摄《借路敛财自毁人生路》《粮仓里的疯狂硕鼠》等警示教育片,编写《榆林市能源领域违纪违法干部忏悔书》,扎实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挖掘榆林本土廉洁文化资源,编印出版《榆与莲—榆林历史廉政人物故事》、拍摄陕北说书《名城话廉唱榆林》等廉洁文化短视频,让风清气正的廉洁文化深入人心。
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2022年7月24日,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榆林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青年干部在这里参加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为更好推动政治业务能力双提升,服务保障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充电蓄能。
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精神状态、能力素质、作风形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征程新任务,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密联系职能职责,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干部队伍政治过硬、本领高强。
新一届市纪委常委班子坚持从自身做起,带头落实委机关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努力在践行“两个维护”上走在前、作表率。加强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建工作,完成机关党委换届,新选举产生了机关纪委,通过抓政治理论武装,抓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抓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融合,促使机关党建工作得到全面提升。
同时,认真传达学习市县纪委书记专题培训班精神,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对重点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贯彻落实全员培训要求,举办综合业务、案件审理、干部监督、党风政风监督等专题培训班10期,培训纪检监察干部700余人次。举办2期镇街纪(工)委书记业务培训班,全市189名镇街纪(工)委书记实现培训全覆盖。选派23名市县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了中央纪委、省纪委培训。
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市纪委监委严格自我监督约束,扎实开展机关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教育引导委机关党员干部严守“十条禁令”,解决了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够严肃、执行工作规定不够严格、工作效率不够高等突出问题。出台《榆林市纪委监委机关借调人员管理办法》,清退了委机关长期借调人员,规范了人员借调程序、期限及监督管理。坚持刀刃向内,全市受理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45件,立案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人。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初心如磐历久弥坚。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榆林纪检监察干部矢志不渝、笃行不怠,继续坚定不移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榆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记者陈静仁 刘浩波 通讯员方文帅
榆林网(塞上明珠网) Copyright@2020